返回

敌人!我一般采用炮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抢渡金沙江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司令部,昼夜不停地指挥部队渡江。

    漆雕六日看到渡江进度缓慢且存在危险,便与三十一位分身一起,从附近山民那里高价购买了木板和竹子,制作成了十几条简易木船。

    他们首先运送机炮团过江,然后协助其他部队渡江。

    最初只有18个船夫,后来增加到了37人。

    红军每天付给船夫五块大洋,并提供一天六顿饭的待遇。

    这些船夫从未见过如此善待他们的军队,因此有些人在渡江后选择加入了红军。

    在中路红军渡江的同时,左右两路的红军也在尽快向皎平渡靠拢。

    由于1军团距离皎平渡较远,直到5月7日才赶到渡口。

    此时,负责殿后的红5军团正在与赶来的国军激战。

    他们利用地形优势,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并掩护了3军团和1军团的顺利渡江。

    5月9日,红5军团也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至此,所有红军都在5月9日之前成功渡过了金沙江。

    红军总部对干部团和漆雕六日率领的火力支援小组进行了表彰和嘉奖。

    自那时起,干部团的英勇之名不仅在红军内部传颂,更令敌人胆寒,尤其是川军。

    每当他们看到头戴钢盔的干部团战士,都会不战而逃。

    有红军领导曾幽默地提议:“下次若再遇川军,我们每人头顶煮饭的黑脸盆,定能吓得他们落荒而逃。”

    外界对干部团的兵力有所误解,实际上,金沙江抢渡时的先头部队仅80余人,参与通安战斗的也不过700多人。

    尽管有人将干部团比作“御林军”,意指其保卫总部的重任,但实际上,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职责并不突出。

    红军总部选择干部团抢渡金沙江的原因在于,当时1、3军团分列左右,总部周围缺乏主力支援,唯有干部团近在咫尺。

    机炮团主要负责火力支援,而5军团虽人数较多,却正全力抗击敌军追击。

    因此,这一艰巨任务才落在了干部团的肩上。

    干部团在通安镇休整两日后,体力有所恢复,便奉命向会理县城进发,以配合红3军团攻城。

    会理城防坚固,川军一个师的兵力驻守其中。

    红军连续数日猛攻,却未能攻克。

    即便在城墙下埋设炸药进行爆破,也未能取得突破。

    机炮团的辎重队因山路崎岖,行进缓慢,尚未赶到。

    面对这一困境,红军总部审时度势,意识到虽然渡过金沙江暂时摆脱了敌军的追击,但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袭江以东的这片狭小区域内,红军仍面临极大危险。


第71章 抢渡金沙江3(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